无为而治

第五十四章老子提出了修身、修家、修乡、修国、修天下的统一性,都要归结于道,这与儒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具有异曲同工之妙,言明了自身的修养之于天下百姓的关系。从为民思想的角度来看,为民思想的人生目的就是要满足天下百姓的需求,要想更好地满足百姓需求,就要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修养,也就是修身。至于如何来修身,道家讲求用“道”,儒家讲求“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而我们讲求树立科学的正确的世界观,以为民思想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既要广泛涉猎,又要有所专长。为民思想同儒家、道家的区别的另一点是它淡化了国、乡、家的概念,因为它以天下苍生为一家,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不管是白种人还是黑种人,只要是人类,都是为民思想服务的对象。

第五十六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这两句似乎有些道理,但是从为民思想的角度来看,如果知者不言,其思想成就、科学成就如何能传播?如果不能传播,后人如何能进一步地发展?如果不能发展,人类社会怎会有所进步?如果人人都信奉这两句,那么有才能的人就不会表现自己,不表现自己如何能为民?我们一直讲“凡事都要有个度”,这两句会闭塞一些有才能的人为民的通道,其用于修身,让人自知不狂妄方面是有用的,但是在为民这层含义上是与为民思想相违背的,所以是我们所不提倡的。

第五十七章是极其重要的一章,它讲述了老子奉行“无为而治”的原因,因为他观察发现:“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类似的章节还有七十二章“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七十五章“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第七十七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从为民思想的角度来看,老子所处时代的社会制度是一个剥削社会,存在等级制度与不平等的地位,国家的主要目的不是为民,而是为了维护统治者的统治,所以其法令越多,忌讳越多,上层阶级得到的利益越多,人民的生存空间就越小,人民也就越贫苦,人民起来反抗的也就越多,国家也就越来越不稳定,所以在剥削社会奉行老子的“无为而治”是极其有道理的,其客观条件就是在剥削社会的制度下。如果我们的社会不再是一个剥削社会,而是一个为民社会,法定的颁布都是为了人民的利益,“有为”都是为了人民而做,那么老子的“无为而治”就不再适用了。不管如何,老子提出“无为而治”是因为他看透了当时社会的问题症结所在,他的思想理念于当时是极其先进的,体现了老子的爱民思想,体现了老子的大思想、大智慧,令后人感慨。但是,虽然老子找出了问题症结所在,其解决问题的方式只能是缓解社会上的矛盾,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想根本解决问题,只有建立一个非剥削社会。经此分析,我发现我对“无为而治”又多了一层认识,其适用条件,所能解决的问题,所不能解决的问题都清晰了,对于以后为民社会是否要实行无为而治有了清晰的认识,而不是一般认为的国家建立初期应该实行无为而治。所以在现代社会的一般企业中,由于理念上是剥削工人的剩余劳动价值,是一种剥削的关系,所以无为而治在多数时候是适用的,而对于某些全民持股的企业,如果不存在剥削关系,无为而治就不适用了。这对于以后企业的形式都具有参考意义,同样的,无为而治也只是缓解企业中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同样不能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马克思建立共产主义思想来做为解决问题的方法方式,而我们为民思想由于从观念上的转变而把剥削关系转换为合作关系,以此来做为解决问题的方法方式。

第五十九章《道德经》讲到了积德,道家积德是为了无不克,继而莫知其极,继而可以有国,继而国可以长久,可以说其目的是为了国家长久。佛家思想、儒家思想都追求积德,佛家思想中行善积德是为了增加自己的善业,儒家思想中积德是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传统思想中行善积德为了光宗耀祖,为了钱财、权利、名声的人比比皆是。可以说很多时候他们行善积德是为了另一个目的,而为民思想是相反的,为民思想把行善积德,也就是满足人们的需求做为第一目的,这是为民思想与其它思想在行善积德目的上的根本不同。

第六十三章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即做难事要从其简单的地方开始,做大事要从其细微的地方开始;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此三例同前章一样都是讲做大事的方法,即做大事要从小事开始,从简单的事情开始,做好每一个小事,做好每一个细节,则大事可成,不能期望一蹴而就,没有根基就没有后续。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这四句虽然有些绝对,过分强调了主观能动性而忽视了客观条件,但对于我们仍很有教育意义,是言明做事的态度,慎终如始。老子的哲学思想大道至简,中国哲学史上无人能出其右,不是没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