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朱理学,是宋明理学的一派,有时会被简称为理学,与心学相对。其基本观点如下:1、太极是宇宙的根本和本体,太极本身包含了理与气,气形成了万事万物的具体,万物之所以然,必然有一个理,故理在先,气在后。太极之理是一切理的综合,它至善至美,超越时空,理是自然万物和人类社会的根本法则,理有时也被称为天、道、天理等。2、理一分殊。万事万物各有一理,此为分殊之理;所有的分殊之理都源于天理,此为理一,即一本之理,也就是前面所讲的太极之理。通过格物可以致知,获取分殊之理,通过不断获取分殊之理可以无限接近一本之理。3、理体现在人身上便成为本性,体现在社会便成为三纲五常等礼,人在世界万物的纷扰交错中,很容易迷失自己的本性,社会便失去礼。“人欲”是超出维持人之生命的欲求和违背礼仪规范的行为,与天理相对立,如果无法收敛私欲的扩张,则偏离了天道,不但无法成为圣人(儒家最高修为者,人人皆可达之),还可能会迷失世间,所以要修养、归返并伸展上天赋予的本性(存天理),以达致“仁”的最高境界,此时完全进入了理,即“天人合一”矣,然后就可以“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这时人欲已融入进天理中(灭人欲,不是无欲,而是理欲合一),无论做什麼都不会偏离天道了。通过程朱理学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出,理学是儒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其根本贡献在于在三教合一思想的影响下,通过与释、道的不断融合,在世界观的根本层次上建立了一个理,这个理与道家的“道”极其相似,理做为一切事物的根本,更重要的是理也是道德思想的根本,从而为儒家思想建立了一个根,解决了儒家在世界观、本体论、心性论上的不足,所以有人称之为“道德上的神学”。通过现在的科学知识,我们承认的只有分殊之理,是否有一本之理,是否有太极等还是未知数,而格物致知的科学精神是我们需要吸收的,至于理在人身和社会上的体现,是事物原理等科学知识与伦理道德的混为一谈,是为了维护儒家伦理道德而强词夺理的说法,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思想,不能正确地对待和处理人欲,违背了自然规律,是我们所批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