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善论与性恶论

孟子的性善论:孟子的性善论既是人性本善,又是人性向善。孟子提出性善论是具有其积极意义的,首先,性善论符合人们向往美好事物的心理需求,所以孟子的性善论较之荀子的性恶论更受欢迎;其次,儒家提出了一套善的道德体系,那么如何让人们更易于接受,更容易达成所谓的君子成了儒家的一个重要课题,孟子提出性善论言明人的本性就是善的,是为了让人们心理上不产生抗拒感,不产生难以做到的惰性心理,告诉人们人人都可以做得到,人人都可以成君入圣,只要你想这样做,起到的是一个心理暗示的积极作用。

荀子的性恶论:荀子的性恶论是其最主要的思想主张之一,主要反映在《荀子·性恶》篇中。荀子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所说的“性”是指与生俱来、自然而成的“自然之性”或生理本能。“伪”不是“真伪”、“虚伪”的“伪”,而是“人为”之义。因此,荀子认为:“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常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荀子定义了性、伪的含义,认为礼义等善良的品性和德行是靠后天的人为的努力得来的,而不是天生就有的。之所以说人之性“恶”,是因为“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今人饥,见长而不敢先食者,将有所让也;劳而不敢求息者,将有所代也。夫子之让乎父,弟之让乎兄,子之代乎父,弟之代乎兄,此二行者,皆反于性而悖于情也;然而孝子之道,礼义之文理也。故顺情性则不辞让矣;辞让,则悖于情性矣。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荀子在此已论证得很清晰条理,他一针见血地指出:饥欲饱、寒欲暖、耳好声、目好色等都是人生而具有的天然之性,但是如果不对这种天然之性加以人为的节制和引导,那么人与人之间就会发生争夺、暴乱和相互残害。所以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要想达到儒家追求的至善,就要人为地用礼义法度来制约人之恶性。荀子的性恶论有以下几层含义:首先,荀子的性恶论更符合客观事实,荀子承认人性恶的一面,说明荀子做事更加勇敢务实,更加注重客观规律,敢于剖析自己,敢于面对自己恶的一面,这极具进步意义;其次,荀子的目的在于让人们认识自己、放低自己,强调后天学习、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其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让人们不要因为本性而放弃自己,因为只要努力学习就可以达到,而不是本性使然。可以说,孟子的性恶论与荀子的性恶论是相互补充的,其最终目的都是一样的,针对的不同人们的不同心理,有的人的心理符合性善论,有的人的心理符合性恶论,所以没有谁对谁错之说。但是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两位思想家的不同风格,孟子更加注重人性、注重引导,是一位典型的“慈”老师;而荀子更加注重实际,更加务实,是一位典型的“严”老师。由于我们是更加注重客观事实的科学派,前面我们也讲了事物的相对论,所以我们更倾向于人的本性是没有善恶之分的,所谓的善恶都是相对的,但是人的本性是自私的、不受约束的,前面在讲君子观时也已经有所论述,所以人类社会做为一个整体想要有所发展,必须要在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上进行道德教育,扬公弱私,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人类社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