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之间

维系夫妻之间关系的最主要的因素是爱情。爱情是一个过程,婚姻是爱情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合法化组成家庭的结果,婚姻也是一个过程。前面我们讲过,为民思想在夫妻关系上的体现便是满足丈夫或妻子的需求,也就是爱情和婚姻。


何谓爱情?

传统的解释是,爱情是成年男女之间的强烈的依恋、亲近、向往,以及无私并且无所不尽其心的情感。决定爱情的是一个人在各个条件上的优点对于对方有多少的吸引力。爱情是一个过程,其产生是一个人的客观或主观条件表现出来的优点对于对方的吸引,当达到对方的心理下限时,单方面的爱慕之情便随之产生,我将其称为单爱。一个人的客观或主观条件有很多,例如相貌、身材、学历、性格、资产、宗教、气质等等,而其表现在每个人的心目中的吸引力也是不同的,如果我们用优良中差来相对衡量,甲的相貌在乙的心目中可能是优,但在丙的心目中可能只有良;甲的资产在乙心目中是中,但在丙的心目中可能是优。而每个人的心理下限又不同,例如对于身材的要求,乙可能要求达到优,而丙可能要求达到中就能接受。客观或主观条件种类繁多,每个人的客观表现又不同,而在其他人心目中的主观判断又不同,每个人在某个条件上的心理下限又不同,这四个因素也就是爱慕之情难以产生的原因。而爱情是双方相互产生单爱,成为了互爱,才能称之为爱情,所以要达到爱情更是难上加难。

当你单爱上一个人的时候,那是对方的某些客观表现做得足够好,达到了你的心理标准,而不是你做得足够好,有的人纠结于“我爱你,你却爱着他”就是因为没有搞清楚这个原因,自己做得不够好还要埋怨对方,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这也是多数人考虑问题太主观而不够客观的体现,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幼稚不够成熟的表现。那如何让对方也爱上自己从而达到爱情呢?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客观或主观条件的种类、个人的客观表现,对方的判断标准和心理下限这四个因素是其主要因素,而对方的判断标准和心理下限是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的,所以,最主要的是要从自身找原因,提高自身的客观表现。首先确定对方的标准中的条件有哪些?如何来确定是要花费一定的心思的。其次再来分析哪些是不可改变或难以改变的客观条件?例如年龄、身高等,如果这些客观条件确实无法改变,而又达不到对方的心理下限,那就应该放弃或者尝试改变对方的心理下限。最后哪些是可以改变的主观条件?如果主观条件,例如性格、资产、学历等达不到,那就努力提高自己在这些主观条件上的客观表现。一般来说,在恋爱的初期,刚开始相处的时候是客观条件占据主要地位,而进入恋爱的中期以后,一个人的主观条件占据主要地位,所以只要能够进入恋爱期,自己努力提高自己在主观条件上的客观表现,还是有很大的机会的。

需要注意的是,爱情是一个过程,并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做为一个事物,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的,既然能产生,也就有可能消失,正确地认识爱情的特性是维持好爱情关系的关键。前面我们讲了单爱和互爱产生的过程,那么在互爱,也就是爱情产生后是否就一劳永逸了呢?不是的。我们人类要生活是客观的,生活中必然会产生各种客观或主观条件上的表现,例如对待对方的态度如何?对待生活的态度如何?对待亲朋好友的态度如何等等。这些表现还继续在对方的标准中进行评判,如果这些评判恶化到一定的程度,那么就有可能从互爱变成单爱,甚至是单爱也不存在,造成分手。如果这些评判继续维持好的状态,那么就有可能进入婚姻状态。在婚姻状态下如果恶化到一定的程度,那么就会造成离婚的严重后果。在互爱的过程中,人们很少会去改变自己的判断标准和调整自己的心理下限,所以努力提高自己的表现才是最重要的。这一行为即使是在婚姻状态下也应如此,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婚姻和爱情需要经营的原因,很多人意识不到这一点,认为结婚了就无所谓了,这也是造成很多人婚姻不合的原因之一。

对于爱有一个很好的解释,用心感受对方的需求并尽力满足,这与为民思想的观点是不谋而合的。恋爱的过程也是学习如何去爱别人的过程。一般来说,人们在恋爱之前考虑问题只会从自己的角度去考虑,而恋爱教会了人们从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从而满足对方的需求,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恋爱后变得成熟的原因,即遇到问题思考问题的角度发生了改变,从自我变得周全。


什么是婚姻?

婚姻是爱情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合法化组成家庭的结果。首先,婚姻的基础是爱情,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会幸福的,勉强组成的婚姻也没有多少意义。其次,人与人之间的了解是需要过程的,这也就是恋爱的重要性,恋爱是两个人之间在各个客观或主观条件上相互了解的一个过程,所以闪婚是对一种对自己婚姻的鲁莽行为,是一种赌博行为,是不值得提倡的。最后,进入婚姻的状态是夫妻双方组成家庭共同生活,既是爱情的里程碑式的标志,也是一个全新生活的开始。

婚姻的意义:从为民思想的角度来看,婚姻的意义在于满足了人们的一些需求。首先满足了人类繁衍后代的需求,其次满足了人们的性需求,最后满足了人们对于爱情的需求、家庭化生活的需求。需要注意的是,婚姻最重要的意义在于陪伴,在于一起共度一生,这是最主要的,其它的意义都只是附带的。


结婚前后的区别在哪里?

1、结婚前是双方各自独立生活或在父母的家庭中生活,结婚后是双方共同生活,双方生活习惯的磨合需要一个过程,双方共同面对生活需要一个心理的调节过程。

2、婚前处理问题很多时候只考虑自己就可以了,而婚后处理问题需要考虑双方,例如婚前可能孝顺老人只给自己的父母买点东西就可以了,而婚后要尽量双方的父母都要买,婚前吃东西爱吃辣,婚后为了对方可能饮食习惯需要有所改变等等。

3、恋爱期是双方浅层次的相互了解,对于某些方面的了解可能不够或根本没有了解,例如对于孩子的成长和教育的分歧,而结婚后因为双方要共同面对生活中的问题,是双方在每个方面的深层次的相互了解,可以说结婚后的前几年才是真正的了解期,也是一个磨合期,才是决定婚姻是否长久美满的关键,这也是人们常说的婚姻会有“七年之痒”的原因,也是有些人所谓的“婚姻是爱情的坟墓”的原因,也是现在很多人推崇试婚的原因。双方在恋爱期的了解是根本不够的,而且恋爱期更多地是表现自己好的方面,而有意无意地掩盖自己的缺点,或者人们在恋爱的甜蜜期看对方时只看到了优点而忽略了对方的缺点,这些都有可能造成心理的落差。然而不了解只是造成心理落差的原因之一,现代人的婚姻生活并没有太多的起伏,婚后更多地只是共同居住生活,工作圈、朋友圈多数也没有交集,面对的更多的只是枯燥的柴米油盐和下班后短暂的相处的时光,缺少共同语言,这种客观因素也是造成婚姻心理落差的原因之一。除去上述两个原因,还有就是自己在婚姻中的表现,自己的表现有可能让对方在某些方面发生了变化,自己有可能对对方的某些要求过高而始终不肯忍让等等,这些也都会引起婚姻的心理落差。

4、需要注意的是婚姻不只是两个人的夫妻关系的处理,更是两个家庭之间关系的处理,妻子与公公婆婆之间关系的处理,丈夫与岳父岳母之间关系的处理,双方父母之间亲家关系的处理,这些都是婚姻的组成部分,任何一方面处理不好都会直接影响到婚姻。

虽然我们说爱情的产生很难,但是的确会有爱上两个人甚至更多个人的情况出现,甚至甚至会有爱上同性的情况的出现,虽然有些情况我们无法理解,但这却是人性的自然规律,人的感情就是这样难以琢磨,这显然是与现代主流的道德观念相违背的,所以很多人纠结、抵制这一现象。其实,人性的自然规律才是无法违背的,而道德观念只是人类社会后天的选择,有些是违背自然规律的,在自然规律与道德观念的选择上,我们更倾向于不损害他人的情况下选择自然规律。例如古代中国社会的裹脚行为、贞节思想都是道德观念对于自然规律的违背。我们提出这一说法主要是让人们认识到这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而不必心里一直纠结。为民思想不提倡这些同性恋、多人恋情,希望在思想上加以引导,但是对于已经出现的不歧视,给予足够的感情上的理解,也希望社会制度能注重人性,包容他们,建立新型的婚姻制度。


婚姻中的注意事项

1、夫妻相处中主要的矛盾都来自于双方的言行,而在言行方面有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因为太过熟悉而忘记或忽略了尊重和言行太直接,例如直接地、措辞严厉地指出对方的缺点和问题,而不是委婉地、温和地指出。即便你说的是对的,对方也会因为你的态度而逆反,从而产生争吵,而自己还认为自己有理没错而委屈,其实你错在态度上而不是错在理上。有的人认为委婉温和地指出错误是不是显得过于生疏,其实很多事情都是因人而异的,过于生疏和过于直接都是不好的,而现在大多数的夫妻都是过于直接,需要个人掌握好度。古代有个成语形容夫妻之间关系融洽叫做“相敬如宾”,一方面体现了夫妻之间的相互尊重,而不是举案齐眉式的体现等级的尊重,另一方面,如宾用得很好,既体现对待对方要像对待宾客一样尊重、温和、礼貌,“如”又说明不能显得过于生疏,并不是真正的宾客。相敬如宾同样适用于现代社会,而且是要提倡的,这样可以减少家庭纠纷和矛盾。

2、你是我的丈夫或妻子,你应该如何,不应该如何。现在很多的文章在谈及婚姻关系时设定了很多的条条框框,认为这是美好的,应该的,其实家庭问题不能做到一刀切,自古以来,清官难断家务事,在家庭当中没有绝对的应该不应该,没有绝对的谁对谁不对,只有双方之间是否能够相互忍让,正所谓讲情讲义不讲理。举例来说,丈夫做饭可以,妻子做饭也可以,丈夫刷碗可以,妻子刷碗也可以,丈夫做饭刷碗都做可以,妻子做饭刷碗都做也可以,只要双方协商认可,谁来做,做多少,都是可以的。我们不必执着于做饭刷碗都是妻子来做,或者我做饭你必须刷碗。有次同学在微信群里转发了一篇文章,大意是中国的夫妻之间缺少了什么,我说夫妻之间从来都不缺少什么,而是太多了,对于对方的要求太多了,得到了多数人的认可。我们执着于男人必须有自己的事业,男人必须赚钱养家,夫妻吵架男人必须让着女人,女人必须照顾孩子做家务照顾老人,男人应该怎样做,女人应该怎样做,其实我们对自己和对方的要求都太多了,尝试放宽一些,既有助于自己的自我减压,又有助于夫妻关系的融洽。

3、涸辙之鱼。这来自于一个寓言故事,一条鱼困在一个快要干涸的车辙之中向人求救,此人对鱼说要引来大海之水给它,鱼说:我只要一点点水就够了,你这样说,不如到死鱼铺去找我吧。有些夫妻生活相处也是如此,例如留守妇女问题,两地分居问题,不能共同生活的婚姻、聚少离多的婚姻都是名存实亡的,这样的婚姻也是没有多少意义的,婚姻要的是共同生活、共同面对,否则都是空谈。


为民思想爱情婚姻基本观点

1、爱情与婚姻的主要体现是为丈夫或妻子满足需求,婚姻的主要意义在于共同生活,共同面对人生中的各种问题和情况。因为要满足对方的需求,所以凡事要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这既是夫妻相处之道也是为人处世之道。在夫妻相处当中,有时甚至不能以客观为理,即便客观上对方确实错了,但是如果因为争吵而让对方不满意,事情也是错的。爱情与婚姻都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所以需要双方的用心经营,一方面要提高自我的客观表现。另一方面要降低对于对方的要求,也就是降低自己的心理下限。家庭中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提倡相敬如宾式的相互尊重,注意自己的言行的态度和方式。

2、传统的嫁娶观念中,男方为主家,女方嫁到男方家中成为男方家庭中的成员,体现的是男女之间的不平等。为民思想提倡的不是嫁娶,而是男女分别从自己的家庭中独立出来,然后组建成为一个新的家庭,家庭中没有主从关系,是完全平等的。女方不应有我为了男方生孩子,男方应该如何等类似的观念,孩子是双方的,并不只是男方或女方的,传统的为男方生孩子的观念已经把女方处于一个不平等的地位,女人并不是生孩子的工具,是否要生孩子取决于男女双方的意愿,而不只是男方。女方不应该拿此来邀功,也没有理由拿此来邀功,因为男女在地位上是平等的,我们舍弃传统的嫁娶观、以男方为主的家族观。

3、当双方出现问题、矛盾、争吵时,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即使是对方做了损害你的利益的行为,也要先反思自己,是否是自己的言行让对方出现了这些行为?有句话说得很好,我是一切的根源,虽然有些解读掺杂着唯心主义的思想,但是用来反思自己却是很好的言论和工具。

4、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包容体现的是一个人强大的心理素质,也是夫妻相处之道、家庭家族相处之道和在社会上的为人处世之道。在家庭当中应万事以和为贵,凡事不能斤斤计较,即便有所争吵,也当以客观为理,而不是男人应该让着女人等观念,因为我们是秉承着平等的原则。很多时候我们不是不想争吵,而是我们认为比起自己受的委屈,家庭和谐更为重要。家庭当中尽量不要给自己和家人设置一些人为的条例,男人应该如何,女人应该如何,双方应根据自身条件和客观事实来相互配合,共同面对。婚姻当中更为困难的一点,我们既要包容对方,又要包容对方的父母、亲属等。例如有的夫妻本身之间关系很好,但是婆媳关系僵硬,如果固执不思改变,不能容忍自己的婆婆的言行,最终也不会有好的结果。

5、改变别人难,改变自己容易。一个人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一般都已经是成年人了,成年人的思想意识、生活习惯、性格等已经趋于稳定、成型,难以有大的改变,在男女关系的相处中亦是如此,人是难以有大的改变的,如果两个人在某些方面有大的冲突,又想在一起生活的话,就必须至少有一方需要改变,而改变别人的思想意识、生活习惯、性格等是困难的,改变自己的思想意识、生活习惯、性格等是相对容易的,与其费心费力地想要改变对方,不如改变自己。


信奉为民思想在爱情婚姻中的作用

1、一旦进入恋爱期,则个人的性格等主观条件将占据主要地位,而为民思想着重在思想意识上的进步,将会给对方带来成熟感与安全感,提高自己的客观表现,从而提高爱情与婚姻的成功率。

2、信奉为民思想将会真正懂得如何去爱对方,从而提高爱情与婚姻的幸福感,减少家庭之间的摩擦,化解家庭矛盾,从而进一步减少离婚率,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3、为民思想调节人们对于客观表现的判断标准,因为为民思想提倡多看人的优点,从积极的方面去看待问题;降低人们的心理下限,因为为民思想提倡包容,提倡改变自己来适应对方,从而提高爱情与婚姻的成功率。


结语

有的人会觉得我前面所写的这些思想有的地方会前后有些矛盾,其实不然,我们是从主观、客观以及对方三个角度去看待问题的,所以有些地方会觉得前后矛盾。因为我们是严格要求自己而宽容对待对方的,也就是刚开始讲家庭和家族关系中提到的差异性,理解了这种差异性也就理解了这些矛盾。从以上夫妻关系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多数时候我都是在进行客观分析,大多谈的都是思想,只把握爱情与婚姻中的标准和原则,一般不谈具体地如何去做,因为规定如何去做就会陷于死板,拘泥于形式,只要把握好标准与原则就能处理好所有的问题,令家和万事兴。